天海
4 min readJun 4, 2018

生而為人的勇氣:《勇者王GAOGAIGAR》

這一世代,這一年月,這一時刻,若要挺直腰板地活著,無疑需要無比的勇氣。幸而生於九十後,多多少少能夠從兒時的記憶中找到一點支持。就在世紀之末,王道機械人動畫出現了兩座高峰,一是《天元突破》,一是《勇者王》。後者不單是「勇者系列」的完滿句號,亦成為了至今依然為人樂道的經典作品。

本作起初是獨立發行的,只是為了配合玩具商的方針,才在發表前冠上「勇者」之名。這導致本作與同系列的其他作品有著很多相異處,尤其是設定風格和故事背景。故事講述年輕的太空人獅子王凱本來要乘穿梭機前往木星,但就在離開大氣層的一刻,巨型的外星飛船突然出現,不單撞燬了穿梭機,更直接墜落東京都,造成嚴重災難。阿凱雖然在空難一刻為來自同一星系的機械獅子伽里昂所救,但還是身受致命重傷。其父獅子王麗雄博士唯有用伽里昂帶來的G石,令兒子以改造人的姿態重生,並準備應付即將發生,名為「機界升華」的危機。

長久以來,整個「勇者系列」,以及其他同作品,都面對著一個死結,就是地球應該由孩子抑或成人保護。過往的《勇者警察》、《黃金勇者》和「藍光人三部曲」都強調孩子的力量和特質;《太陽勇者》、《勇者急先鋒》等則選擇把責任交予思想成熟的人。到了本作,終以雙主角的安排解決了幾乎是二元對立的問題。代表成人的是阿凱和3G組織,代表孩子的是落難的外星王子天海護。故事初段,3G出於身為成年人的自覺,抗拒承認一個初小生在地球危機中的重要價值,正好具體呈現了上述的價值觀衝突。幸而,3G最後坦然承認了阿護的淨解能力,予以特別隊員的資格,成為人類反勝外星危機的關鐽。至此,守護地球的責任再不是兩代人們的角力場所。

即使方式不一樣,本作卻強調任何人要心存戰鬥的勇氣。真正出戰的固然是阿凱和一眾機械人,但他們背後可是需要整個3G基地的人員支援。有別於較早期的王道作品,本作的戰鬥並不是單純力量的對決。每節中,硬碰硬幾乎都是不可能的,而且敵人的謀略也不在於放出一隻怪物到處破壞,所以阿凱總需要組織成員支援。這場地球守護戰並非某一人的事情,而是需要一大群精英的參與,確實體現出人類文明如何全力抵抗外星侵略。更重要的是,從整備、偵查到善後工作,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容有失,所以「勇者」的稱號既不獨為一人所有,亦適用於任何一人。這一層面可是以往任何一部「勇者系列」都無法達到的。

遺憾的是,從阿凱獻身死鬥到阿護尋覓身世,本作用盡一切筆墨描寫「勇氣」的命題,卻忽略了作為本作敵人,即機界生命體的象徵意義。故事首集在垃圾島開始,創造了一隻由廢置家庭電器組成的怪物,而牠的目標就是衝入東京新宿地區,破壞都廳這維持社會運作的核心機關。這看來是一個重要的控訴後來,而在往後的單元故事中,亦在不同程度上重覆著這類行為,但到了後半步的原種大戰,這類場面已不多出現。直至故事最後,機界新種全面升華地球,制作單位才突兀地藉阿護的口,交待真正構思:因為人類不待珍惜自然界,過於浪費和庸懶,故必會招致「機界升華」的惡果,也就是成為機械一般,失去一切情感與生機的死物。這是人類的「命」。(女主角取名為「命」,絕非偶然的設計。)可惜此處點題未免太遲,環保的訊息作為首未呼應明顯地亦是不夠份量。最終,有關人類的「命」的問題,就只有留待本作的外傳處理。

本作的趣味之一,就是大堆科學名詞和定律,但通通都是似是而非的偽科學。本作的唯一真理,乃「只要有勇氣,凡事皆可能」。聽起來很老土,很天真,尤其那年那天,我們都知道了甚麼是無力,甚麼是失敗。然而,人之所以為人,也許有就是在於那一點勇氣,以及由之而生的所有可能性。

天海
天海

Written by 天海

香港九十後,新手中文系教書仔,實質為半動漫宅半偽文青,時常做著沒頭沒腦的夢。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