後設又如何:《幪面超人時王:Over Quartzer》

天海
8 min readDec 1, 2019

--

東映的《幪面超人》系列橫跨整個平成年代,連續二十年的英雄故事成為時代的記憶。《幪面超人時王》(仮面ライダージオウ)作為週年紀念作兼全系列集大成之作,難免備受支持者期待。可惜觀乎全劇表現,雖不至於無一可取,但終究叫人有著恨鐵不成鋼的遺憾。就在大家都把注意力轉移至令和首作《幪面超人01》之際,港台兩地搶在日本發行影碟之前,上映了《時王》的夏季劇場版。誠然早在暑假時,已聽過日本觀眾對這部夏季劇場版有著不錯的評價,所以實在很想一觀《時王》何以忽然回勇。

故事大概承接電視版四十集的部分,即莊吾獲得了崇高形態之後。話就某個早上,莊吾夢見令和時代降臨,沃茲向世人祝賀幪面超人01誕生。驚醒過來的他還未搞清楚事情,電視新聞又報導,記錄十六世紀長篠合戰的屏風圖出現異變,藝津和他的時間魔神竟以織田信長軍大將的身分見於圖中。連藝津自身也不知如何解釋之際,莊吾的幪面超人手錶發光,傳來古利姆.斯坦伯特的訊息。按照對方的指示,他和藝津在斯坦伯特大宅的地窖遇上幪面超人馬赫/詩島剛,接著又受到同樣使用時空驅動器的神秘幪面超人襲擊。眾人猜到敵人的意圖是消滅斯坦伯特的祖先,便利用時間魔神前去戰國時代調查究竟。此事成為了莊吾獲得最後一枚幪面超人手錶的契機。十九枚手錶全數到手,距離成為王者的夢想終於成真嗎?莊吾興奮地走向王座,卻發現王座上已坐著一個名字與自身同音的男人。時空管理局——一個連時劫者也察覺不到的組織——向平凡高中生常磐莊吾說出了所有真相,並且展開了重啟平成時空的可怕計劃。

一如過去的夏季劇場版,本作只有六十六分鐘的篇幅,預算亦少於冬季劇場版,所以場面和特效都不算華麗,最終戰的打鬥戲只算中規中矩,無法充分表現二十個最終形態的威力。三位新的敵角也未能表現自身的魅力,各個騎士手錶和必殺技都沒有用於戰鬥中,實在浪費了難得的出色設計。幸而特效維持東映的正常水平,依舊無法與西方電影匹敵,但起碼不用再見到《平世成代》的「千禧復古版古迦」吧。

或許深知打鬥方面無法成為賣點,最終戰的參戰名單亦只是滿足支持者的例行工事,所以製作單位把心思花在故事方面。他們總算說了個首尾並存,聽起來有點道理的故事,一補電視版時常為人斥責的缺失。白倉在某篇訪問中提過,這部劇場版的故事曾經是電視版結局的提案之一,只是最後不知何故地不獲採用。眾所周知,這句「不知何故」就是歷來多部《幪面超人》成為糞作的起點,倒沒有想過這一次卻造就了這部特別的劇場版——可以說,要是放到電視版的話,我想製作組不可能直接把「後設」和「新歷史主義」兩個概念搬上前台。不錯,受文科背景影響,可是邊看邊笑。(真不肯定在「拉打」中看出學術名詞是甚麼一回事……)

每逢紀念作,東映總不離開「後設」概念。之前說過,《帝騎》就是一個討論「幪面超人」是甚麼的故事,而本作的討論對象則是《幪面超人》。看清楚,標點符號是不一樣的。在《帝騎》中,門矢士從九個幪面超人的故事中整理出英雄的特質,算是為沒有統一格調的多部前作定調。這種處理手法當時候是新穎的,但經過十年的沉澱,如今也變成了老生常談的創作方向。反而本作檢討《幪面超人》這個節目系列的意義,真在意想不到的。莊吾的首句對白就是「平成要完結了,我們(的節目)要完結了,新的幪面超人將會接替我們」。後設味道深濃的對白,可是電視版沒有的。而客串登場的飛電或人,亦以「令和時代第一個幪面超人」自稱。更明顯的是,沃茲作為「說書人」的角色,遠比電視版為重。電視版中,除了每集的開場白外,沃茲基本上都乖乖保持故事角色的身分,參與故事的發展。但來到劇場版,他多次打破「第四面場」,直接與觀眾對話,甚至在結局時以劇本沒說為由,拒絕解釋月讀和藝津的復活。不少觀眾都發現,渡邊圭祐應該是全劇最有前途的演員,因為劇組明顯地不斷給他挑戰演技的機會。就如電視版中的黑、白二人,劇場版中的沃茲也有兩面,一是脫離故事,從容不迫的說書人,一是參與故事,出賣同伴的背叛者。兩者的轉換恰到好處,難怪周杰倫也願意找他當MV的男主角。

關於「時空管理局」的滅世理由,同樣教令觀眾發笑。對比過去甚麼征服世界、清洗人類之類的宣言,時空管理局的出發點居然是不滿平成年代過於混亂,幪面超人的世界觀何其混雜,不得不加以整合。在劇情中,角色把這句話詮釋為世道崎嶇,時代不堪的意義罷了。但就如當時在電影院所見,觀眾都明白這句話在整個系列中的意思:「歷來二十部《幪面超人》的世界觀擺明混亂,連《時王》電視版也統一不了。既然大家多年來都在投訴,那麼不如我現在就給你們毀滅它吧。」一想到白倉的一貫嘴臉,就肯定這根本是製作單位的真心吐糟。白倉從來都是個無賴,卻也是個腦筋靈活的聰明人。每次被人質疑把作品弄得奇奇怪怪時,他總可以拿出亮眼的商業成績,證明自己的路線不能視作錯誤。這次,他就直接把近乎發晦氣的吐糟轉換為故事核心思想,確有意思。尤其最終大戰時,各式非正規的幪面超人出場,而且用上了非常認真用心的運鏡,多少是要告訴觀眾,在年二十年內,我們作出了許多嘗試,包括網劇、舞台劇、特備節目、漫畫、小說……像《假面戰隊五騎士》和《幪面超人G》之流固然胡鬧,但它們始終是「平成幪面超人」的一部分,無可否定。如此再一想,莊吾的象徵意義也很發人深省。就算有多不堪,「平成」的意義還是不容抹煞——他代表的是製作組,抑或我們這些支持著「平成幪面超人」的觀眾?

按照文學理論,「後設」帶來「解構」,也就是對固有概念的覺醒。這種覺醒就是構成故事另一重點的「新歷史主義」。最初知兗故事大綱的時候,大家都很疑惑,怎麼會把〈DRIVE篇〉放到電影裡?反正一定請不到竹內涼真,稻葉友又不是特別昂貴的演員,理論上可以直接把篇章安排到電視版內……然看過以後,才明白這是藉由織田信長的「魔王」名號,佈下歷史敘述不可信的路線。當然,故事中直接以「創作」來定義歷史,顯然只是出於簡單易明的緣故,海登.威爾主張的「新歷史主義」絕不是這麼簡單。但從大原則上來說,這也是足夠點題了。因為牛三一時亂寫,織田信長就變成了威振歷史的「第六天魔王」;那麼「莊吾成為逢魔時王」的故事,以致《逢魔降臨曆》安排的歷史,又是否需要認真對待?這導致說書人沃茲不再相信自己口中的故事。苦惱過去,他否定了自己的角色,不當甚麼「歷史的執行者」,也放棄了一直視為寶貝的歷史書,選擇了未知且全新的未來。歷史只是可信性有限的敘述,莊吾不一定真的會成為「最低最惡的魔王」;進一步來說,我們所知的「平成幪面超人」又是否真確。白倉定下了如此無賴又無敵的邏輯後,過去甚麼不連戲的平行世界、劇場版、外傳等等,居然一下就疏通了!所有作品是「平成幪面超人」的可能性而已,不一定是真正的「平成幪面超人」故事。《時王》電視版不接舊作的問題也彷彿迎刃而解——怎麼總是有著敗給「白倉大魔王」的感覺?

這部劇場版或許是製作人對一眾麻煩觀眾的反擊。他們直接把創作的本質和原理轉化為故事,敬告大家要再投訴甚麼世界觀和設定的問題,然後連消帶打地拋回一個重大的問題:不錯,「平成幪面超人」過去犯了很多錯,沙石多得算之不盡,那麼一直與這系列走過二十個年頭的觀眾,甘願抹煞一切意義和價值,當作甚麼都沒發生過嗎?(甚麼都沒發生過……又是一個挑動神經的提問。身在香港,連看一部「拉打」也要想這麼多,唉。)

--

--

天海
天海

Written by 天海

香港九十後,新手中文系教書仔,實質為半動漫宅半偽文青,時常做著沒頭沒腦的夢。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