後設的破壞:《幪面超人帝騎》

天海
9 min readAug 7, 2018

--

早前略談過《龍騎》對「平成幪面超人」系列的意義後,即有留言提及《帝騎》(仮面ライダーディケイド)這部作品。其實本來就想過,那一篇後就應該輪到這部平成十週年的紀念作了。儘管此作的表現確實大有問題,令無數觀眾失望以至抓狂,但其存在意義之重要,卻足以使它不用列入「鞭屍名單」上。公允地說,平成「新十年」的發展路向、商業模式,多少有賴《帝騎》的開拓——當大家痛罵東映的同時,或許也可以想一想,為何到了《時王》即將開播的今天,還是有許多聲音期待背負黑歷史的門矢士再臨?而時王的變身道具中,代表帝騎概念的部件又為何會獲得重用?

作為十週年紀念作,東映首次把過去九部作品的幪面超人匯聚起來,串連成一部「關於幪面超人的《幪面超人》」。故事講述失憶的青年門矢士一直在光寫真館擔當攝影師,卻因為總是無法拍出正常的照片,為經營寫真館的夏海,還有其祖父榮次郎不斷帶來麻煩。一天,夏海一如既往地外出找阿士算帳期間,竟遇上天崩地裂的異象。在四分五裂的城市中,不同種類的怪人先後出現,不斷獵殺無辜市民,連夏海也被宇蟲盯上。生死一刻,夏海把意外拾獲的腰帶和卡盒交了阿士,令他得以變身成幪面超人帝騎。阿士純熟地運用不同幪面超人的力對付怪物,雖化解了危機,但又令夏海想起過去曾做做過的怪夢——帝騎將會滅絕所有幪面超人。疑惑未解,身影與幪面超人月騎重疊的紅渡又突然出現在阿士面前,並指出一切異象源於宇宙中的平行世界相撞。為了阻止崩潰,阿士必須前往九個世界,履行破壞者的應有職責。如是者,阿士連同整家光寫真館展開了巡遊平行世界的旅程。古迦、月騎、龍騎、劍、FAIZ、亞極陀、電王、甲鬥王、響鬼,一個個幪面超人故事讓阿士看到了甚麼?「連接一切,抑或破壞」,阿士的選擇最後又是甚麼?

猶記得《帝騎》首播時,心情可是莫名興奮。單是開首的幪面超人大戰,就忍不住在影片網站上重溫了幾十遍。往後的每星期,即使未有字幕,也忍不住盡快找出最新的片段,但求先睹為快。如此情狀,其由何在?或許在於東映展現出難得一見的誠意。自從《古迦》以來,平成世代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獨立的,一旦播放至最後一集,一切就會結束。不論作品好壞,所有故事超人物都只會成為塵封於記憶的情懷,無緣再見。而《帝騎》的出現,正好把這十年以來的集體回憶注入活力。更重要的是,如果收看過「超級戰隊」系列的話,都會知道,東映過去對這種懷舊的作品相當吝嗇。例如,發行於零一年的《百獸戰隊對超級戰隊》,僅有五位演員重扮舊角,全劇大多是剪輯舊片段。而最過份者,則莫過於全體紅戰士出場之後,居然只是像蠟像般站在遠遠的山崖,沒有出手戰鬥——這麼沉悶的安排,誰都看得沒趣。只可惜那怕是六年後的《轟轟戰隊對超級戰隊》,上述問題還是改善不多,可以東映對重提舊作一直沒有太大興趣。直到《帝騎》出現,東映才開始認真思考情懷的意義,以及紀念作的製作方法:不是單純拿出皮套,而是把原作的設定、場面和精神意義也搬出來,甚至實現過去只能見於同人創作層面的互動交流。毋庸置疑,這點多少是受圓谷的《超人梅比斯》刺激——哪怕該作最終弄得製作單位破產——日本特攝開始面對一個問題:舊作用完即棄實屬可惜,當在新時代中找到重生與延續的機會。(同樣地,花錢投資的道具和戲服也不該白白丟在倉庫中。這顯然是最為東映和萬代關心的效益問題。)

論《帝騎》的劇情缺憾,可用「空洞」二字概括之。阿士常以「一個路過的幪面超人」稱呼自己,好讓他不負責任地介入各個世界。問題在於,三十一集,即十幾個世界的故事,其實只是不斷重覆著同一模式。到頭來,阿士依然是一個穿梭無定的「路人」,對解開作為故事核心的種種謎團可是毫無寸進。老實說,南光太郎的兩集尚算說得通,但結局前還要來一個亞馬遜的世界,就真的是匪夷所思了。到了大結局,東映更加厚著臉皮,叫大家等十二月的冬季劇場版,而那部劇場版又因為種種「大人的問題」,居然無法與電視版的結局銜接……以上亂局終於促使憤怒的觀眾向日本當局投訴,演變成可笑又可悲的新聞事件。因此,《帝騎》確實有擠身「黑歷史」能耐,但這個問題大概只需要歸疚於後三分一的部分,也就是編劇會川昇請辭後,米村正二臨危接手的結果。至於劇初有關九個世界的旅程,反而值得一說。

鳴瀧:おのれディケイド!

之前談《龍騎》的時候,提到幪面超人大戰的設定,解構了「幪面超人」這建立於昭和時代的符號。這不再是改造人孤身對抗邪惡組織的故事,那麼它應該是甚麼呢?抱歉,從《龍騎》到《月騎》諸作,獨立分散的故事無法回答之。自《古迦》起,「幪面超人」這名號亦變得不再重要,好幾作甚至隻字不提。如此情況還能稱得上是一個得到傳承的系列嗎?這是十年以來,愛好者、製作者一直回避以至遺忘的大問。阿士的角色正是為此設計的。失憶的他如同一作待答的考卷般,嘗試從九個世界中找出答案。換言之,這是一部後設(Meta)作品,「幪面超人」這一符號由不再如過去般作為反映作品理念的媒介。它轉變為一個主體,即作品探討的對象。

阿士旅程結束就是交卷之時,這些故事會遭到破壞(解構),抑或是重獲新生(確立)?為了小心應付這問題,九個世界的故事並不是隨便寫的。在僅餘兩集的篇幅中,有的是撮要原著,務求突出原作精神,如FAIZ篇整合了原作中,乾巧與真理、長田結花與啟太郎的兩段情感關係;有的是重提過去忽略的概念,以充實舊慟,如劍篇中關於「以幪面超人為工作概念」,對應原作開首幾集裡,劍崎提及人類基盤史研究所崩解後無人支薪的情節;有的則是修正原作的缺憾,補償當年感到失望的觀眾,就如響鬼篇中,明日夢終於承接了阿響的衣缽,而甲鬥王篇也真正搬出了「傳說的嫲嫲」,兄妹情也比故弄玄虛的原作清楚。以上種種,一方面喚起了舊作支持者的熱情,更新了他們的記憶,另一方面又引起了新生代對平成世代的興趣——冬季劇場版寫不了兩個帝騎的故事,就索性把這番道理擺出幕前,把現實理由說成作品意義。(當然,《帝騎》的出現本來就是出於現實考慮,就是把幪面超人和超級戰隊的銷售週期拉開,免得「自己人打自己人」。幸而東映尚未無恥至直言之。)

對於東映來說,《帝騎》的完成大大開拓了往後的作品發展路向。其中一個現象就是「皮套大戰」的出現。當初,《帝騎》首個劇場版公開時,歷代幪面超人對歷代怪人的大戰何其震撼。然時至將近十年後的今日,《超級英雄大戰》系列已變成米村正二的惡趣味與觀眾的夢魘,大大小小的變化已無法引起觀眾的意欲了。(也不是完全否定十年間的努力,例如那部《平成對昭和》明顯是學習過西方的《復仇者聯盟》,只可惜近來幾來的《超超級英雄大戰》又有嚴重的倒退。)而在《幪面超人》系列以外,「超級戰隊」又推出了《海賊戰隊》。這部作品的空前成功,很大程度上有賴從《帝騎》處吸取的教訓。甚至連東映另一主要作品《光之美少女》,及後也推出了「全明星系列」的劇場版,造就了大量一線女聲優同場演出的機會。(本年公映的一部,演出陣容多達五十五人,當中包括號稱「御三家」的水樹奈奈、堀江由衣和田村由加莉。)這類大集合一般的作品模式,就是從《帝騎》播出的時期開始流行,以至泛濫。

出自電影《超級英雄大戰》。演員不夠,下方的雜兵都是CG。

除了故事之外,《帝騎》對商業模式的改變亦是值得注意,尤其是卡片和腰帶的玩具設計。卡片作為戰鬥道具,始於《龍騎》一作,惟《劍》已經不復見。往後幾作皆沒有具收集成份的道具。至《帝騎》藉照相的主題,創造出幪面超人卡片的概念。對比《龍騎》,這款卡片同樣包括角色、招式、形態等分支項目,但因為涵蓋了過去九作,所以數量更多,形式更自由,甚至到了《帝騎》完結之後,也能跟隨新作的幪面超人繼續演化下去,達到不存在上限的規模。劇中可是連怪人和戰隊也能印成卡片呢。這大大開放了收集式玩具的銷售策略,譬如說可以把不同卡片置入各式代言產品,或者用作劇場版的入場禮品,使以收集為樂者疲於奔命,並且進一步耗盡他們的金錢。日後的記憶體、核心硬幣、天體開關、魔法戒指、眼魂等等,萬代如今的玩具設計與賺錢模式就是由《帝騎》確立下來的。當然,卡片的吸引力,得歸功於腰帶的玩法。本來,《電王》憑大量男聲優的生動演出深得認同,令萬代把《月騎》的腰帶與劇中角色合而為一,並起用杉田智和為配音,誰料銷售成績相當不濟。痛定思痛以後,萬代重新把腰帶聲效定為死板的電子音,但聲效增強了很好——不但語句加長了,花樣多了,在劇中的混音效果也清晰了,不如《龍騎》和《劍》般難以辨明。這既強化了戰鬥時的演出效果,又增加了腰帶玩具的可玩性,一箭雙雕。固然,其遺害在於日後的腰帶變得愈人愈吵,例如是《OOO》的歌唱效果、《WIZARD》的待機音效……

最後,有一點不太相關,但還是希望一提。這是井上正大作為本作男主角的選角問題。東映和萬代財雄勢大,開拍作品時從來不愁無角可選,所以「幪面超人」系列的男主角——不論製作單位有甚麼離奇瘋狂的選擇取向——最終播出來的效果甚少令人失望。無可否認,井上正大的外表不及水嵨宏,演技不及佐藤健,更遑論要挑戰影帝級數的小田切讓。但他意外地契合帝騎的定位。首先,他貌似吳浩康,聲似洪天明,常常得罪髮型師,卻是個足以駕馭粉紅色汗衫的強大男人……這不是重點!井上正大憑高大的身形,略帶崩緊的五官,懂得散發一種不算友善,未至惡意的迫人氣勢,適合亦正亦邪的角色。如此戲路亦易於吸引觀眾的目光,增加角色的存在感,就如他在《平成對昭和》一作的表現。在《WIZARD》結尾的特別篇中,他甚至搶去主角白石隼也的光環,令觀眾戲稱此篇為《帝騎.WIZARD世界篇》。井上無法在日劇圈子中取得成就,如今卻是憑同樣強勢的角色,在另一特攝系列《牙狼》系列為人稱讚。這證明東映的眼光有其獨到之處。往後,菅田將暉、竹內涼真、福士蒼汰等人在大紅大紫前皆有參演《幪面超人》的經歷,絕非偶然的現象。

剛好就在今天,《時王》舉行官方發佈會。從宣傳短片中,可以出經過了十年之後,二十週年紀念作的模式比十週年的一部改進了很多:例如是演員的回歸,以及舊作戰士的出場方式。《帝騎》雖有很多瑕疵,但總算成功地打開了「新十年」的格局,那麼《時王》作為平成世代的完結,又會為特攝世界帶來怎樣的衝擊?期待期待。

--

--

天海
天海

Written by 天海

香港九十後,新手中文系教書仔,實質為半動漫宅半偽文青,時常做著沒頭沒腦的夢。

No responses yet